日期:2025-08-08 05:43:31
精选中医名家、名著、名篇临证精粹,勤求师训、博采众方,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也。
男,56岁,身高164cm,体质量74kg,BMI 27.51kg/m2。2011年1月初诊。2型糖尿病14年,已经出现糖尿病肾病,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,高血压病20年,冠心病20年。刻下症:双下肢膝以下重度水肿,双手指肿胀,双眼睑浮肿;神疲乏力;畏寒,纳差;嗜睡;大便调,小便有泡沫,夜尿3次。舌胖大,苔厚腐腻,脉偏沉弱。血压(BP )165/90 mmHg,肌酐(CR) 267μmol/L。图片
中医诊断:消渴病,证属寒滞经脉、水湿内停。治法:温阳散寒、利水消肿。方药:以大黄附子汤加减。大黄15g,白附子15g,黄芪30g,丹参30g,茯苓120g。2011年9月5日第9诊:患者服用上方加减8个月。刻下症:双足面及足踝水肿,手肿胀及眼睑浮肿基本消失;仍神疲乏力,活动后明显,仍有嗜睡,纳可,大便1次/日,小便泡沫多,夜尿2~3次。舌胖大,苔黄腻,脉弦硬略滑数。辅助检查:BP 140/85 mmHg,尿素氮(BUN)18.92 mmol/L,CR 201 μmmol/L,三酰甘油(TG)4.37 mmol/L,胆固醇(CHO)5.84 mmol/L,高密度脂蛋白(HDL)1.03 mmol/L,低密度脂蛋白(LDL)2.03 mmol/L,2h PG 11.2mmol/L,24小时尿蛋白定量3.9g。治疗改以益气通络、利水消肿为法。方药:黄芪45g,茯苓120g,泽泻30g,酒大黄15g,黄连15g,神曲9g,丹参30g,水蛭粉3g,生姜15g。2012年5月7日第13诊:患者服用上方加减8个月。刻下症:双下肢时有轻度水肿,乏力,多食易饥,时有心悸,二便可,嗜睡。舌淡胖大,有齿痕,苔腐腻,脉沉偏涩。辅助检查:BP 130/80mmHg,HbAlc 6.7%,FBG 5.82 mmol/L,CHO 5.6mmol/L,TG 1.75 mmol/L,AST 12.2 IU/L,ALT 51 IU/L,BUN 27.88 mmol/L,CR 247.9 μmmol/L,24小时尿蛋白定量 3.62g。方药:黄芪45g,茯苓120g,泽泻45g,酒大黄9g,川芎15g,白芍15g,当归15g,水蛭粉6g(分两次冲服)。图片
2013年7月8日第23诊:患者服用上方加减14个月。刻下症:双下肢乏力,双脚踝处仍时有水肿,纳眠可,二便调。舌胖大,有齿痕,舌底滞,苔腻黄白相间,脉偏弦稍弱。辅助检查:BP 120/80 mmHg,HbAlc 7.3%,CHO 4.15 mmol/L,TG 2.35 mmol/L,LDL 2.3 mmol/L,HDL 1.23 mmol/L,AST 10.3 IU/L,ALT 8 IU/L,CR 154.9 μmmol/L,24小时尿蛋白定量2.25g。方药:生黄芪45g,茯苓120g,泽泻30g,水蛭粉6g(分两次冲服),丹参15g,生大黄9g。其后患者症状未再发,不再随诊。图片
按:患者水湿内停,水属阴,阴盛则阳衰,故见畏寒;一方面湿性重着,故见双下肢沉重乏力;另一方面湿阻气机,清气不升故见神疲,嗜睡,脉沉;水湿困脾,故见纳差。证属寒滞经脉、水湿内停,治宜温阳散寒、利水消肿。靶方选用大黄附子汤以温肾降浊,加用黄芪以补气升阳固涩,丹参活血养血,黄芪配伍丹参以益气养血、通络泻浊;加用大量茯苓以利水消肿降压。第9诊次时,患者已无畏寒之阳虚表现,但仍有水肿及蛋白尿,故改用仝氏益气消水汤合仝氏芪丹军蛭汤,以益气活血、利水通肾络;患者血糖偏高,加用黄连以降血糖;患者血脂偏高加用神曲以降血脂。图片
第13诊,患者症状及指标均有好转,血糖及血脂均得到控制,故去黄连和神曲,但患者出现心悸的症状,为气虚血瘀的表现,加用川芎、白芍、当归以活血养阴;水蛭粉加量以加强减少蛋白尿之效。第23诊,患者症状缓解,继续应用上方,水肿有所减轻,血压控制良好,故保持茯苓用量,减少泽泻用量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股票杠杆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